中析研究所CMA实验室进行的铜配件检测,会为您提供密度检测、膨胀系数检测、硅元素含量等检测服务,并出具严谨、合规、标准的第三方检测报告。标准参考:GB/T 31069-2015 水暖管道配件 铜管路连接件、YS/T 648-2019 铜碲合金棒、BS 61-1969 薄铜管与配件用螺纹规范等。
项目详情:
铜配件检测主要涉及尺寸测量、外观检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面。尺寸测量用于测量铜配件的几何尺寸和形状,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装配要求。外观检验关注铜配件的表面质量和加工工艺,以测试其外观美观性和制造质量。力学性能测试主要测试铜配件的强度、硬度、韧性等力学特性,以确保其能够承受规定的载荷和使用环境。
检测范围
铜制过滤器、连接件、毛细管配件、合金棒材、铸铁、耐压管配件、管道等配件。
检测项目
原子序数、铜含量检测、熔点检测、电阻率、质量检测、国标检测、视觉检测、rohs检测、原子半径、分子量、化合价、密度检测、沸点、熔点、汽化热、热导率、比热容检测、外观检测、硬度(莫氏、布氏、维氏等)、泊松比、水溶性、膨胀系数检测、硅元素含量、刚度、温度检测等。
技术相关、费用详情或其他测试项目请咨询工程师!
参考周期:常规测试7-15工作日,加急测试5个工作日.
检测仪器(部分):
金相显微镜仪器、电子显微镜仪器、X射线衍射仪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器、电阻率测量仪器、导热系数测量仪器等。
检测详情(部分):
尺寸和几何形状:测量铜配件的尺寸、形状和几何特征,以确保其符合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表面质量:检测铜配件表面的光滑度、平整度和表面缺陷,如划痕、氧化、斑点等。
化学成分:测量铜配件中铜的含量,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金属元素和杂质。
机械性能:测试铜配件的机械性能,如强度、硬度、韧性等。
焊接性能:测试铜配件的焊接性能,包括焊接强度、焊接接头的可靠性等。
腐蚀和耐久性:检测铜配件的耐腐蚀性能、耐磨性和耐久性,以测试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导电性能:测量铜配件的电导率,以测试其导电性能和电子器件的性能。
标准参考
GB/T 31069-2015 水暖管道配件 铜管路连接件
GB/T 23658-2009 弹性体密封圈 输送气体燃料和烃类液体的管道和配件用密封圈的材料要求
QB/T 4507-2013 水暖管道配件 铜制过滤器
QB/T 5036-2017 水暖管道配件 铜管路快速卡压管件
YS/T 648-2019 铜碲合金棒
AS 3517-2007 铜及铜合金非压力式卫生设备毛细管配件
ASME B16.15-2011 铸青铜螺纹管配件(125和250磅级)
ASME B16.15 INTERPRETATIONS-2011对B16.5-1985 标准的解释,铸青铜螺纹管配件(125和250磅级),包括对2011年6月第1号文件的诠释
ASME B16.22-2013 锻铜和铜合金钎焊接压力配件
ASME B16.23-2011DWV 铸铜合金钎焊连接排水配件
ASME B16.26-2011 青铜扩口管用铸铜合金配件
ASME B16.50-2001(R2008) 锻造铜和铜合金铜焊接压力配件
ASTM B828-2002(2010) 通过焊接铜与铜合金管及配件制作毛细管接头的规程
BS 61-1969 薄铜管与配件用螺纹规范
BS 864-2-1983 铜和铜合金制毛细管与承压管配件.第2部分:铜管用毛细管与承压配件规范
BS 864-3-1975 铜和铜合金制毛细管与承压管配件.第3部分:聚乙烯管用承压配件
BS 864-5-1990 铜与铜合金制毛细管和承压管配件 第5部分:外径按BS5556规定的聚乙烯管用承压配件的规范
BS 2051-1-1973 工程用管与管配件规范.第1部分:工程用铜与铜合金毛细管与耐压管配件
BS 2051-2-1984 工程用管与管配件规范.第2部分:橄榄型铜合金耐压管配件
BS EN 1092-3-2004 法兰及其连接 管道、阀门、配件和附件用圆形法兰,指定PN 第3部分:铜合金法兰
BS EN 1759-3-2004 法兰及其连接件.标注等级的管道、阀门、配件和附件用圆形法兰.铜合金法兰
DIN 3844-1981 暖气管配件; 带套管接头的铜合金制PN16直通阀. 尺寸、材料
DIN 7592-1981 室内安装用水管道配件; 铜管流咀, 公称压力10
DIN 7593-1981 家用小型水管配件. 公称压力为10的二侧为铜管连接的平密封螺旋接头
DIN 8063-11-1980 无软化剂聚氯乙烯压力管道的管连接和管道配件; 粘合用基体为铜锌合金的套管; 尺寸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合作客户(部分)
1、自改制以来和政、企、军多方多次合作,并获得众多好评;
2、始终以"助力科学进步、推动社会发展"作为研究院纲领;
3、坚持科学发展道路,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
4、学习贯彻人大精神,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