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项目
1.结合强度测试:测量金属层间粘接性能,剪切强度≥50MPa(ASTMD3165)
2.厚度公差检测:单层厚度偏差≤0.05mm(GB/T30760)
3.剥离强度测试:界面分离抗力≥8N/mm(ISO4578)
4.耐腐蚀性测试:中性盐雾试验≥500h无起泡(GB/T10125)
5.热稳定性分析:高温循环(-40℃~150℃)100次无分层(ASTMD1183)
检测范围
1.铝-铜复合板(电力传输部件)
2.不锈钢-钛合金层压管(化工设备)
3.镍基高温合金叠层结构(航空发动机叶片)
4.铜-钢双金属轴承材料(机械传动系统)
5.钛-铝复合装甲板(防弹防护装备)
检测方法
1.拉伸试验:ASTME8/E8M-21a与GB/T228.1-2021
2.金相分析:ISO17639:2022微观组织检验规程
3.超声波探伤:GB/T11345-2013焊缝缺陷检测
4.X射线衍射:ASTME1426-14残余应力测定
5.热膨胀系数测试:ISO11359-2:2021同步热分析
检测设备
1.万能材料试验机Instron5982:最大载荷100kN,精度0.5%(拉伸/剥离测试)
2.三坐标测量机MitutoyoCMMCrysta-ApexS121210:分辨率0.1μm(三维尺寸测量)
3.扫描电镜HitachiSU5000:放大倍数30万倍(界面形貌分析)
4.盐雾试验箱Q-FOGCRH1100:温控精度1℃(腐蚀环境模拟)
5.热机械分析仪TAInstrumentsTMAQ400:温度范围-150℃~1000℃(热膨胀系数测定)
6.超声波探伤仪OlympusEPOCH650:频率范围0.5MHz-30MHz(内部缺陷探测)
7.X射线应力分析仪ProtoiXRD:测量精度10MPa(残余应力分布检测)
8.金相制样设备StruersTegramin-30:研磨精度0.01mm(试样制备系统)
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简称:中析研究所】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CMA/CNAS等证书详情,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请咨询在线工程师.
合作客户(部分)
1、自改制以来和政、企、军多方多次合作,并获得众多好评;
2、始终以"助力科学进步、推动社会发展"作为研究院纲领;
3、坚持科学发展道路,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
4、学习贯彻人大精神,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