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项目
1.冷却曲线特性:记录300-800℃区间冷却速率(℃/s)及最大冷速温度点
2.运动黏度:测定40℃与100℃条件下黏度值(mm/s)及其变化率
3.闪点与燃点:采用闭口杯法测试闪点(≥180℃)和燃点差值(≥30℃)
4.残碳含量:高温裂解后残留物质量占比(≤0.8%)
5.氧化安定性:100℃通氧条件下酸值变化(mgKOH/gh)
检测范围
1.合金结构钢(42CrMo、40CrNiMo系列)淬火介质
2.高速工具钢(W6Mo5Cr4V2系列)真空热处理用油
3.轴承钢(GCr15系列)连续生产线专用淬火油
4.铝合金(7xxx系列)等温淬火工艺介质
5.钛合金(TC4系列)分级淬火特种油品
检测方法
1.ASTMD6200-21《淬火油冷却特性测试标准》
2.ISO9950:2023《淬火介质冷却性能测定方法》
3.GB/T265-2021《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
4.GB/T3536-2020《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
5.ASTMD4530-21《残碳微量测定法》
检测设备
1.IVFSmartQuenchPro冷却性能分析仪:实时采集温度-时间曲线
2.AntonPaarSVM3000旋转黏度计:宽温域自动黏度测量
3.HerzogHFP380全自动闪点仪:闭口杯法精确控温
4.Metrohm902Titrando电位滴定仪:酸值自动分析系统
5.LECOAC600残碳测定仪:微量样品高温裂解装置
6.NetzschSTA449F3同步热分析仪:氧化安定性综合测试
7.MalvernMastersizer3000粒度分析仪:悬浮物粒径分布检测
8.Agilent8900ICP-MS金属元素含量分析系统
9.MettlerToledoXPR205DR微量水分测定仪
10.BrukerALPHAII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子结构变化分析
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简称:中析研究所】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CMA/CNAS等证书详情,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请咨询在线工程师.
合作客户(部分)
1、自改制以来和政、企、军多方多次合作,并获得众多好评;
2、始终以"助力科学进步、推动社会发展"作为研究院纲领;
3、坚持科学发展道路,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
4、学习贯彻人大精神,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