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析研究所CMA实验室进行的垫圈内径检测,会为您提供平面度检测、成分分析、表面处理检测等检测服务,并出具严谨、合规、标准的第三方检测报告。标准参考:GB/T 1230、GB/T 848、GB/T 854等。标准参考:GB/T 1230-2006 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T 7244-1987 重型弹簧垫圈、GB/T 7245-1987 鞍形弹簧垫圈等。
检测样品
橡胶垫圈、金属垫圈、塑料垫圈、纤维垫圈、泡沫垫圈、硅胶垫圈、橡塑复合垫圈、PTFE垫圈、石棉垫圈、橡胶纤维复合垫圈、橡胶金属复合垫圈、橡胶塑料复合垫圈、橡胶泡沫复合垫圈、橡胶硅胶复合垫圈、金属塑料复合垫圈、金属纤维复合垫圈、金属泡沫复合垫圈、金属硅胶复合垫圈、塑料纤维复合垫圈、塑料泡沫复合垫圈、塑料硅胶复合垫圈、纤维泡沫复合垫圈、纤维硅胶复合垫圈、泡沫硅胶复合垫圈。
检测项目
尺寸检测、平面度检测、圆度检测、同心度检测、平行度检测、垂直度检测、硬度检测、材料成分检测、表面粗糙度检测、轮廓检测、表面处理检测、涂层厚度检测、密封性能检测、耐磨性检测、抗腐蚀性检测、温度变化性检测、压力变化性检测、振动性能检测、噪音检测。
技术相关、费用详情或其他测试项目请咨询工程师!
参考周期:常规测试7-15工作日,加急测试5个工作日.
仪器详情(部分):
压力测试仪:用于测量垫圈在不同压力下的变形情况,以确定其密封性能和可靠性。
表面粗糙度仪:用于测量垫圈表面的粗糙度,以确定其与配件的密封性能。
弹簧压力测试仪:用于测量垫圈在不同弹簧压力下的变形情况,以确定其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应力和强度。
垫圈尺寸测量仪:用于测量垫圈的尺寸,以确保其符合规定的尺寸要求。
硬度计:用于测量垫圈的硬度,以确定其在工作环境中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检测方法(部分):
光学检测:利用光学设备,如显微镜或投影仪,对垫圈的内径进行检测。通过放大垫圈的图像,帮助观察和测量内径的细微变化。
物理测量:这种方法使用物理测量仪器来测量垫圈的尺寸、形状和特征。例如,使用千分尺、卡尺或影像测量系统来测量垫圈的直径、厚度、内外径等参数,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要求。
材料分析:垫圈的材料分析可以通过使用光谱分析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或电子显微镜等仪器来进行。这些仪器可以检测垫圈材料的成分、纯度和其他特性,以确保其符合规定的标准。
功能性测试:垫圈的功能性测试旨在测试其在特定环境下的性能。例如,可以使用液体或气体压力测试装置来测试垫圈的密封性能,或者使用振动测试装置来模拟垫圈在振动环境中的工作情况。
破坏性测试:这种测试方法通常在检测到垫圈有问题或需要进行更彻底的测试时使用。它涉及将垫圈暴露在极端条件下,如高温、高压或高载荷,以测试其耐久性和承受能力。破坏性测试可能包括拉伸、弯曲、扭转或压缩等。
非破坏性测试:与破坏性测试相反,非破坏性测试方法对垫圈进行测试,而无需破坏或损坏样品。例如,超声波检测可以用来检测垫圈中的内部缺陷,如气泡、裂纹或杂质等。
标准详情(部分):
GB/T 1230:本标准规定了规格为12mm~30mm高强度垫圈的型式尺寸、技术要求及标记。本标准适用于与GB/T 1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配套使用的钢结构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
GB/T 848:本标准规定了公称规格(螺纹大径)为1.6--36mm、小系列、硬度等级为200 HV和300H V 级、产品等级为A级的平垫圈。
GB/T 5287:本标准规定了公称规则(螺纹大径)5-36mm、特大系列、硬度等级为100HV级、产品等级为C级的平垫圈。
GB/T 3098:本文件规定了由碳钢或合金钢制造,符合GB/T 3098.1和GB/T 3098.2规定性能等级的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组合的栓接连接用平垫圈,在环境温度为10℃~35℃条件下进行测试时的机械和物理性能。
标准参考
GB/T 1230-2006 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
GB/T 7244-1987 重型弹簧垫圈
GB/T 7245-1987 鞍形弹簧垫圈
GB/T 7246-1987 波形弹簧垫圈
GB/T 5287-2002 特大垫圈 C级
GB/T 848-2002 小垫圈 A级
GB/T 849-1988 球面垫圈
GB/T 849-1988 球面垫圈
GB/T 7246-1987 波形弹簧垫圈
GB/T 7245-1987 鞍形弹簧垫圈
GB/T 7244-1987 重型弹簧垫圈
GB/T 851-1988 开口垫圈
GB/T 852-1988 工字钢用方斜垫圈
GB/T 853-1988 槽钢用方斜垫圈
GB/T 854-1988 单耳止动垫圈
GB/T 855-1988 双耳止动垫圈
GB/T 856-1988 外舌止动垫圈
GB/T 858-1988 圆螺母用止动垫圈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合作客户(部分)
1、自改制以来和政、企、军多方多次合作,并获得众多好评;
2、始终以"助力科学进步、推动社会发展"作为研究院纲领;
3、坚持科学发展道路,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
4、学习贯彻人大精神,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