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析研究所旗下CMA实验室进行的丁腈橡胶检测,可测样品:垫圈、软胶管、电缆胶材料等丁腈橡胶,会为您提供气密性检测、玻璃化温度、耐磨性能检测等检测服务,并出具严谨、合规、标准的第三方检测报告。标准参考:GB/T 3515-2005橡胶炭量含量的测定 热解法、GB/T 36089-2018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等。
项目详情:
粉末橡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橡胶制品、塑料制品、建筑材料、涂料等领域的重要材料,但是其中含有的化学成分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为了保障产品质量和使用者健康,粉末橡胶产品需要进行检测。粉末橡胶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密度、颗粒度、含水率、PH值、挥发物含量、重金属含量等多个方面的检测。检测方法包括烘箱法、电子显微镜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
检测范围
耐油橡胶制品、垫圈、垫片、套管、软包装、软胶管、印染胶辊、电缆胶材料等丁腈橡胶。
检测项目
耐水性能、气密性检测、粘结性能、丙烯腈含量、耐油性能、耐寒性能检测、耐高温性能、玻璃化温度、相容性、绝缘性能、耐磨性能检测、耐低温性能检测等。
技术相关、费用详情或其他测试项目请咨询工程师!
参考周期:常规测试7-15工作日,加急测试5个工作日.

检测仪器(部分):
拉伸试验机、硬度计、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红外光谱仪、紫外光谱仪、荧光光谱仪、动态光散射仪、电子显微镜等。



检测详情(部分):
成分检测:检测的主要成分,如含量、填充物、稳定剂等,通常使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等方法。
物理性能检测:测定的物理性能,如硬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耐磨性等,通常使用硬度计、拉伸试验机、磨损试验机等方法。
化学性能检测:测定的化学性质,如挥发物含量、灰分含量、水分含量等,通常使用烘箱法、滴定法等方法。
热稳定性检测:测试的热稳定性能,如热失重率、热分解温度、氧指数等,通常使用热重分析仪、热失重天平等方法。
耐油性能检测:测试的耐油性能,如油胶膜重量变化率、油胶膜体积膨胀率等,通常使用模拟试验等方法。
耐酸碱性能检测:测试的耐酸碱性能,如酸碱溶解度、变形率等,通常使用模拟试验等方法。
抗氧化性能检测:测试的抗氧化性能,通常使用模拟老化试验、热氧化试验等方法。
环境适应性检测:测试在各种环境中的适应性能,如耐紫外线性能等,通常使用模拟试验、实地监测等方法。
生物相容性检测:测定的生物相容性,如细胞毒性、皮肤刺激性等,通常使用细胞培养、动物实验等方法。
污染物检测:测试中的污染物含量,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通常使用化学分析方法、光谱分析方法等。
参考标准
DIN EN 2104-1996 航空和航天.丁腈橡胶(NBR).硬度40IRHD
HG/T 4849-2016 粉末丁腈橡胶
IEC 60684-3-151-1998 绝缘软管 第3部分:各种型号软管的规范 活页151:通用挤压PVC/丁腈橡胶软管
NB/SH/T 0877-2014 润滑油橡胶相容性测定法
SAE AMS3212N-1993(R1998)55-65 耐芳香族燃料的丁腈橡胶
SAE AMS3213L-1991(R2001)75-85 耐芳香族燃料的丁腈橡胶
SAE AMS3215L-1991(R2003)65-75 耐芳香族燃料的丁腈橡胶
SAE AMS3217/1B-1998(R2003)65-75 中高丙烯腈的丁腈橡胶试验块
SAE AMS3226G-1991(R2003)45-55 低膨胀耐热油和冷却液的丁腈橡胶
SAE AMS3227G-1991(R2003)55-65 低膨胀耐热油和冷却液的丁腈橡胶
SAE AMS3386D-1993(R2007) 可折叠的织物增强的包覆氯丁二烯的丁腈橡胶飞机加油软管
SAE AMS3387E-1993(R2007) 不可折叠的织物增强的包覆氯丁二烯的丁腈橡胶飞机加油软管
SAE AMS3388D-1993(R2007) 不可折叠的金属丝编织增强的包覆氯丁二烯的丁腈橡胶飞机加油软管
SAE AMS3389D-1993(R2007) 不可折叠的双金属丝编织增强的包覆氯丁二烯的丁腈橡胶飞机加油软管
SH/T 1050-2014 合成生橡胶凝胶含量的测定
SH/T 1762-2008 橡胶 氢化丁腈橡胶(HNBR)剩余不饱和度的测定 红外光谱法
SN/T 2928.2-2011 废旧高分子材料种类的判定方法 第2部分:废旧橡胶
T/CSTM 00538-2021 液体丙烯腈-丁二烯橡胶
T/CSTM 00539-2021 无规羧基液体丙烯腈-丁二烯橡胶
T/EQTA 001-2020 额定电压0.6/1kV及以下聚氯乙烯-丁腈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绝缘护套电力软电缆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CMA/CNAS等证书详情,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请咨询在线工程师.
合作客户(部分)
1、自改制以来和政、企、军多方多次合作,并获得众多好评;
2、始终以"助力科学进步、推动社会发展"作为研究院纲领;
3、坚持科学发展道路,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
4、学习贯彻人大精神,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