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析研究所旗下CMA实验室进行的可燃性测试,可测样品:建筑材料、电子产品和电气设备、汽车和交通工具等,会为您提供燃烧氧指数、燃烧产物、火焰传播性等检测服务,并出具严谨、合规、标准的第三方检测报告。标准参考:GB/T 3836.12-2019 爆炸性环境 第12部分:可燃性粉尘物质特性 试验方法、HB 7263-2022 民用飞机座椅垫可燃性试验方法、AS 2809.2-2008 危险货物用罐车 第2部分:可燃性液体罐车等。
检测范围
建筑材料:可燃性测试可以用于测试建筑材料(如木材、绝缘材料、涂料等)的燃烧性能和火灾危险性,以确定其在火灾条件下的燃烧行为和火灾蔓延速度。
家具和家居用品:可燃性测试可以用于测试家具和家居用品(如床垫、沙发、窗帘等)的燃烧性能和火灾危险性,以确定其在火灾条件下的燃烧行为和火灾蔓延速度。
电子产品和电气设备:可燃性测试可以用于测试电子产品和电气设备(如电线、插座、电池等)的燃烧性能和火灾危险性,以确定其在火灾条件下的燃烧行为和火灾蔓延速度。
化学品和溶剂:可燃性测试可以用于测试化学品和溶剂的燃烧性能和火灾危险性,以确定其在火灾条件下的燃烧行为、爆炸性和火灾扩散性。
汽车和交通工具:可燃性测试可以用于测试汽车和交通工具的燃烧性能和火灾危险性,以确定其在火灾条件下的燃烧行为、燃油泄漏性和乘员安全性。
检测项目
火焰传播性,火焰延展性,燃烧性,点燃性,燃烧速率,燃烧产物,燃烧温度,自燃性,引燃性,爆燃性,爆炸性,燃烧氧指数,燃烧热,燃烧残留物等。
检测仪器(部分):
可燃气体检测仪、可燃气体传感器、可燃气体监测仪、可燃气体分析仪、可燃气体浓度计等。
检测方法(部分):
火焰试验:将样品置于特定的火焰源下,观察和记录样品的燃烧情况,如燃烧速度、火焰传播性等。通过测试样品的火焰延伸性和燃烧性能,确定其可燃性等级。
火源接触试验:将样品与火源直接接触,观察和记录样品的燃烧情况,如着火时间、燃烧速度等。通过测试样品的着火性能和燃烧性能,确定其可燃性等级。
热辐射试验:将样品置于热辐射源下,通过测量样品在热辐射下的反应,如温度升高、炭化程度等,测试样品的可燃性和热辐射特性。
烟密度试验:将样品在特定条件下燃烧,通过测量产生的烟雾密度,测试样品燃烧时产生的烟雾量和毒性。
燃烧性能测试:通过热释放率、烟气生成速率和毒性生成速率等参数的测试和测量,测试样品的燃烧性能和毒性特性。
数值模拟:利用有限元分析等数值模拟方法,对材料或产品的燃烧行为进行模拟和分析。通过建立合适的材料模型和加载条件,计算出样品的温度分布、热辐射、烟气生成等参数,测试样品的燃烧性能。
参考标准
GB/T 3836.12-2019 爆炸性环境 第12部分:可燃性粉尘物质特性 试验方法
GB/T 3836.25-2019 爆炸性环境 第25部分:可燃性工艺流体与电气系统之间的工艺密封要求
GB/T 5169.11-2017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 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GWEPT)
GB/T 5169.12-2013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2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 材料的灼热丝可燃性指数(GWFI)试验方法
GB/T 8626-2007 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方法
GB/T 15907-2008 橡胶和塑料软管 可燃性试验方法
GB/T 16412-2009 输送带 丙烷单燃烧器可燃性试验方法
GB/T 17726-1999 小艇 电气装置 防止点燃周围可燃性气体的保护
GB/T 20024-2005 内燃机用橡胶和塑料燃油软管可燃性试验方法
GB 20800.1-2006 爆炸性环境用往复式内燃机防爆技术通则 第1部分:可燃性气体和蒸汽环境用 Ⅱ类内燃机
HB 6167.14-2014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14部分:防火、可燃性试验
HB 7263-2022 民用飞机座椅垫可燃性试验方法
JB/T 10836-2008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用外壳和限制表面温度保护的电气设备粉尘防爆照明开关
JB/T 10847-2008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用外壳和限制表面温度保护的电气设备 粉尘防爆插接装置
AS 1530.1-1994 建筑结构材料防火测试 第1部分:建筑材料可燃性测试
AS 2809.2-2008 危险货物用罐车 第2部分:可燃性液体罐车
AS/NZS 3744.1-1998 家具 装饰家具可燃性的评定 等1部分:着火源 燃着的香烟(ISO 8191-1:1987) 替代NZS 8709-1:1989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合作客户(部分)
1、自改制以来和政、企、军多方多次合作,并获得众多好评;
2、始终以"助力科学进步、推动社会发展"作为研究院纲领;
3、坚持科学发展道路,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
4、学习贯彻人大精神,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