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析研究所旗下CMA实验室进行的敷料检测,可测样品:消毒敷料、膏药敷料、水凝胶敷料等,会为您提供热稳定性、致敏性、成膜性、拉伸强度等检测服务,并出具严谨、合规、标准的第三方检测报告。标准参考:YY/T 1467-2016 医用包扎敷料救护绷带、YY 0594-2006 外科纱布敷料通用要求、DB44/T 2078-2017 壳聚糖纤维类敷料等。
检测范围
消毒敷料:如酒精棉球、碘伏棉球、双氧水等。用于消毒伤口、消毒皮肤等。
纱布敷料:如纱布、绷带等。用于包扎伤口、固定敷料等。
膏药敷料:如创可贴、白药贴等。用于小面积伤口的包扎。
粘贴敷料:如透气性敷料、透明敷料等。用于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保护和修复。
纤维素敷料:如纤维素海绵、纤维素薄膜等。用于大面积创面的包扎和修复。
胶原蛋白敷料:如胶原蛋白海绵、胶原蛋白薄膜等。用于创面修复和愈合,促进伤口愈合。
药物敷料:如含药敷料、花椒敷料等。在敷料中添加药物,用于治疗特定疾病或促进伤口愈合。
水凝胶敷料:如透明水凝胶敷料、氢凝胶敷料等。用于保护和修复皮肤,促进伤口愈合。
检测项目
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厚度、吸水性、透水性、成膜性、透气性、生物相容性、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粘接强度、抗菌性、生物相容性、毒理学、致敏性、环保性、氧化还原性、抗氧化性、光稳定性、热稳定性、防水性、防污性、防腐蚀性等。
技术相关、费用详情或其他测试项目请咨询工程师!
参考周期:常规测试7-15工作日,加急测试5个工作日.
检测仪器(部分):
透气性测试仪、吸水性测试仪、抗张强度测试仪、断裂伸长率测试仪、厚度测试仪、质量分析仪等。
检测方法(部分):
物理性能测试:包括敷料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扭曲强度等的测试,可以使用万能试验机进行测试。
生物相容性测试:包括细胞毒性、皮肤刺激、过敏反应等的测试,可以使用细胞培养、动物试验等方法进行测试。
抗菌性能测试:可以使用菌落计数法、抑菌圈直径测定法等方法进行测试。
物化性能测试:包括吸水性、渗透性、排泄性能等的测试,可以使用天平、显微镜等设备进行测试。
质量控制测试:包括流变学测试、粘度测试等的测试,可以使用流变仪、粘度计等设备进行测试,以确保敷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红外光谱测试:使用红外光谱仪对敷料的成分进行分析,以确定其成分和材质。
参考标准
CB/T 3361-2019 甲板敷料
DB22/T 2868-2018 腹部手术切口书中液体敷料使用技术规程
DB44/T 2078-2017 壳聚糖纤维类敷料
NY/T 1624-2008 兽医组织镊、敷料镊
T/CSBME 042-2021 水凝胶敷料
YY 0594-2006 外科纱布敷料通用要求
YY/T 0471.1-2004 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法第1部分:液体吸收性
YY/T 0471.2-2004 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法第2部分:透气膜敷料水蒸气透过率
YY/T 0471.3-2004 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法第3部分:阻水性
YY/T 0471.4-2004 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法 第4部分:舒适性
YY/T 0471.5-2017 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法 第5部分:阻菌性
YY/T 0471.6-2004 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法 第6部分:气味控制
YY/T 0854.1-2011 全棉非织造布外科敷料性能要求 第1部分:敷料生产用非织造布
YY/T 0854.2-2011 全棉非织造布外科敷料性能要求 第2部分:成品敷料
YY/T 1293.2-2022 接触性创面敷料 第2部分:聚氨酯泡沫敷料
YY/T 1293.4-2016 接触性创面敷料 第4部分:水胶体敷料
YY/T 1293.5-2017 接触性创面敷料 第5部分:藻酸盐敷料
YY/T 1293.6-2020 接触性创面敷料 第6部分:贻贝黏蛋白敷料
YY/T 1467-2016 医用包扎敷料救护绷带
YY/T 1477.1-2016 接触性创面敷料性能评价用标准试验模型 第1部分:评价抗菌活性的体外创面模型
YY/T 1477.2-2016 接触性创面敷料性能评价用标准试验模型 第2部分:评价促创面愈合性能的动物烫伤模型
YY/T 1477.3-2016 接触性创面敷料性能评价用标准试验模型 第3部分:评价液体控制性能的体外创面模型
YY/T 1477.4-2017 接触性创面敷料性能评价用标准试验模型 第4部分:评价创面敷料潜在粘连性的体外模型
YY/T 1477.5-2020 接触性创面敷料性能评价用标准试验模型 第5部分:评价止血性能的体外模型
YY/T 1477.6-2020 接触性创面敷料性能评价用标准试验模型 第6部分:评价促创面愈合性能的动物2型糖尿病难愈创面模型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合作客户(部分)
1、自改制以来和政、企、军多方多次合作,并获得众多好评;
2、始终以"助力科学进步、推动社会发展"作为研究院纲领;
3、坚持科学发展道路,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
4、学习贯彻人大精神,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